南極洲的幹谷

位于維多利亞地以西的麥克默

jiyang36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六章 聞名全球的公債大戶  ◆ 蓋瑞‧貝弗德


許多年來,我一直聽說可BLH是期貨市場,尤其是全球最大的期貨市場棗債券市場的主力大戶,我起初還以為BLH是一家大公司的名稱,可是在我尋訪全球最高明的交易員之 後,我才知道BLH指的是蓋瑞‧貝弗德。

蓋瑞‧貝弗德是誰?他哪來那麼多資本,在以法人機構為主力的華爾街公債期貨市場進出?貝弗德是在25年前,以1000美元的資金開始從事交易。最初,他因為受限於資金規模,只從事玉米期貨交易,最後他終於創造成一筆令人驚羨的財富。他是如何辦到的?貝弗德並不相信分散投資。他的交易哲學是:挑選一個投資項目,然而全力鑽營,成為該領域的專家。在他的交易生涯中,黃豆及相關的穀物市場,是他交易的重心。

掌握行情·一舉成名

雖然貝弗德從一開始,就希望能成為一位全職的交易員,可是由於資本規模太小,因此在早期他只能做一個兼職的交易員,靠在一家小經紀公司擔任職員來餬口。他當時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從一個欠缺資金的兼職交易員變成一個具有充裕資金的專業交易員。然而貝弗德希望成為專業交易員的強烈慾望,使他勇於承擔較大的風險,籌措自己所需的資金。

到了1965年,貝弗德的資金已經從1000美元成長到1萬美元。當年,貝弗德根據自己對黃豆市場的瞭解,以及他的農業經濟教授湯瑪士·海歐納莫斯(Thomas Hieronymus)的意見,判斷黃豆價格將會上揚。

jiyang36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五章 控制風險 ◆ 賴瑞‧海特


賴瑞‧海特對金融市場感興趣,是被大學時代的一門課所激發出來的。然而他步入華爾街的路途就像摩西前往以色列一樣坎坷曲折。海特初入社會時,誰都無法想像這個年輕小伙子日後竟然會在金融市場上揚名立萬。

首先,他以不十分理想的成績從大學畢業之後他開始工作,儘管他曾經從事各種工作,卻沒有一項能維持長久。最後,他以充當演員與編劇維生。他寫過一部不曾拍成電影的劇本,但是電影公司選它做為備用劇本,因此這就成了他收入的穩定來源。

一天,海待在收音機裡聽到一名投資專家韓特述說自己如何以買賣原油期權而發財的經過。當天晚上,海特又在一個派對上結識披頭士的經理伯恩·依普斯坦(Brain Epstein)。這兩項遭遇終引發海特進軍金融市場的野心。海特當時心想:(「這真是一個能夠以小額投資創造財富的傢伙指披頭士的經理)。」

海特後來從依普斯坦那兒爭取到幾份填詞的合約。賴以餬口。然而他對進軍金融市場的意念卻是有增無減。後來他在接受我採訪進,曾自我調侃說:「你經常聽說某人從華爾街出來,改行作編劇,而我卻是放棄編劇,進入華爾街。」1968年,海特終於決定涉足金融市場。由於對這個領域一竅不通,於是他決定從股市經紀人做起,幾年後,他成為一名全職的期貨經紀人。

投資報酬率穩定成長

jiyang36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四章 大無畏的場內大戶  ◆ 湯姆‧包得文


期貨市場的交易廳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地方,每天有數百位場內交易員在其中相互推擠,並竭盡所能的高喊買進及賣出。以債券期貨市場的交易廳為例,場內就有五百名以上的場內交易員在其中活動,而且個個都是毫無所懼的巨人。交易廳之大,往往在這端發生事,而那端根本毫無所悉。

湯姆‧包得文可以說是債券交易廳內進出金額最大的交易員。他的交易規模之大,使他可以和市場主要的法人機構並列。對包得文來說,一筆交易高達2000口的合約(相當於面額達2億美元的公債),根本是司空見慣的事。而他通常在一天之中大約會從事2萬口合約(相當於面額20億美元的公債)的交易。包得文目前才三十出頭,他在六年前才涉足公債市場。

勇於冒險·獲利不貲

包得文是在1982年進入場內交易的,在此之前,他絲毫沒有交易的經驗。當時,包得文辭去了一家肉類包裝公司產品部經理的職位,而在芝加哥交易所租了一個席位。他當時的資本只有2萬5000美元,除此之外,他每月還得繳納2000美元的席位租金,以及負擔每個月至少1000美元的生活費。他的負擔其實還不止於此,當時他妻子正懷孕待產。

包得文勇於向風險挑戰的個性,是他交易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他一開始踏入這個行業,便有所獲利。他在第一年就成了百萬富翁,從此一帆風順。包得文拒絕透露他靠交易賺到的錢總數。根據我保守的估計,大約在3000萬美元左右,實際的數字可能還要更高。

jiyang36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三章 從經紀人到交易員  ◆ 伯恩‧吉爾伯


伯恩‧吉爾伯是從干經紀人起家的。他最初一家經紀公司在芝加哥交易所(CBT)買賣金融期貨。由於他對該公司機構 投資人客戶所提供的建議都相當成功,於是他自己也開了一個帳戶。在公債期貨上市的初期,吉爾伯可以說是芝加哥交易所最負盛名的經紀人,同時也是當地最大的交易員之一。

1986年1月,吉爾伯將其交易範圍擴大到直接管理客戶帳戶。吉爾伯除了本身的交易外,手下還有一批交易員從事公債、國庫券以及其他商品的現貨及期貨交易。吉爾伯設立了好幾家公司吉爾伯集團、吉爾伯管理公司與吉爾伯證券公司。這些公司所從事的業務包括清算、經紀與資金管理。

吉爾伯閒散的個性和他的工作似乎完全無法搭配。吉爾伯每天必須自己或是監督手下從事數百萬美元的公債交易,可是我發現他描述自己的工作就像在度假。雖然我在交易的時間內訪問吉爾伯,但是他在接受訪問時,並不十分注意當時債券市場的行情,因為他邀請我進到他私人的辦公室。「我想我們在這裡會比較舒服一些。」他說。

不經心地走入交易行業

在訪問吉爾伯的時候,我曾經提及若干我訪問過的交易員,其中一位是湯尼·沙利巴(Tony Saliba),他是當時「成功」雜誌的封面人物。吉爾伯問我是否帶著那本雜誌,於是我從公事包內拿出來遞給他。

jiyang36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