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十萬到十億─
張松允的獨門投資術


▼ 書評讚譽 

不到 20 萬元資金投入股市,搭配期貨操作,十三年後能賺多少錢?答案是,10 億元!一般人會覺得不可思議,但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他就是56年次、有「期貨天王」之稱的張松允。 

沒有人可以否認張松允是台灣期貨界的傳奇人物。他的操作策略,溫和地說是『順勢而為』,其實又快又狠,一見苗頭不對,就毫不戀棧地全數砍倉……操盤已到『冷血』地步。」──《工商時報》 

「張松允是期貨市場上的傳奇人物。除了膽大之外,臨場判斷能力強且反應迅速……下起單來,毫不手軟。對期貨天王張松允而言,輸三億元,再賺回來就是了……」──《商業周刊》

「經歷飛彈危機、921地震、SARS與選後抗爭等,張松允抓住投資致勝祕訣,不懼暴跌撿便宜……總統大選後股市的暴跌,他克服了人性恐懼,緊握低檔良機,在這場戰役中不僅全身而退,還反手獲利。」 ──《中國時報》

「張松允是期貨業界第一名,今年以來光他一個人的接單量就高達十幾萬口,是該公司第二名的10倍多,足足佔了全台灣期貨市場1%的量……」──《新新聞》週刊 

「投資理財是可以賺錢的,特別是擁有股市的專業知識,會投資的人根本不需要怕沒錢,怕失業。」 ──知名財經主持人 鄭弘儀 


▼ 目錄 

推薦序 贏家交易習性的重要觀摩 文/李文興 6
自序 驚濤駭浪時,沉著以對,等待下一次的出航 9
前言 與自己競賽的事業生涯 13

第一章 十億元的致富傳奇 17
驚爆的三二○總統大選 19/財富累積不是靠複利 22/與股票結緣,看正新輪胎上市 24/初嚐投資的甜美滋味 27/空頭市場順勢作空 31/盤整期多看少作 36/不接單的營業員 37/億元人生因電子股而展開 42/見風駛舵獲利無窮 46/進軍期貨如魚得水 48 

第二章 股市教戰守則51
決斷多空 53/遠離主力股 58/選股側重流動性佳 61/不見魚兒不撒網 63/面對多頭的心態 69/從基本面判斷飆股要件 71/外資不再點石成金 80/試單尋靈感、立信心 87/精明的投資人 89

第三章 千變萬化的期權 93
未來式的衍生性金融商品 95/指數期貨與現貨要同方向操作 98/未平倉合約判斷多空趨勢 101/選擇權成新寵 104/財務槓桿效果 108/不對稱部位操作 112/資金控管至上 113 

第四章 作空獲利寶典 119
投資是為賺錢 120/作多作空皆宜 121/散戶的優勢 124/景氣循環造就多空市場 126/ETF重要性漸增 130/空頭市場放空要領 132/最佳空頭教材 139/融資與融券的運用 144/融券放空套利千變萬化 151/軋空之後必殺多 155

第五章 情緒管理與資金控管 157
攻心為上 159/利空測試底部,利多形成頭部 163/手中有劍似無劍 166/面對震盪盤暫時退場 171/資金控管重於一切 174/危機與轉機 178

第六章 活用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 181
先看懂財務報表 182/獲得財務報表的管道 202/技術分析僅供參考 202

第七章 張松允講股 209

〈貼近張松允〉 冷靜、果敢的投機客 文/馮志源 241
天生的股市贏家 文/蔡沛恆245



▼ 推薦序 

贏家交易習性的重要觀摩

◎文/李文興(元大京華期貨總經理)

台灣股票市場的生態,於台指期貨上市之後發生重大變化,外資挾其大量的現金、股票部位,及縱橫全世界現貨與期貨互動的經驗,在台指期貨市場呼風喚雨,大賺期貨的錢。雖然外資如此神通廣大,但民國九十二年六月下旬至九十三年二月底,卻遭到國內特定勢力的痛擊,外資於此段期間幾乎把過去賺到的台指期貨財富輸光光!國安基金規模號稱五千億台幣,於八十九年八月進場護盤,但只有三個月就在現貨、期貨市場雙雙失利。國內的一般投資人於台指期貨市場,只要有六個月到一年的經驗,碰到一波大行情之後,幾乎有八○﹪的人賠錢;一○﹪剛入市場的人有賺到,但之後又把賺到的錢賠了回去,在沒有盈虧的情形下離開市場;只有另外一○﹪的人是台指期貨真正的贏家。綜上所述,要成為台指期貨的贏家可說不容易。

筆者認識松允兄是於八十七年七月二十一日台指期貨掛牌交易時,當時他的財富只不過是幾千萬台幣而已,但隨後松允兄不斷在台指期貨市場淘金,可說是公司內傳奇的人物。筆者負責期貨商的經營,深知號召天下贏家於一堂的重要性,故於八十八年至九十一年舉辦了四次大型的期貨實戰交易競賽。松允兄在這四場大賽中均拔得頭籌,可見其在台指期貨市場的功力。筆者是松允兄如何從幾千萬元變成一億元,從一億元變成五億元,從五億元賺到十億元的見證者。快速賺進財富,是許多人共同的夢想,但有多少人能成真呢?松允兄的實例告訴我們,只要交易觀念正確,就可創造滿意的財富。

筆者喜歡稱松允兄是天生台指期貨贏家,因其個性與期貨贏家的規律是渾然天成的。筆者於盤中只要有空,就即時觀察眾多贏家如何因應盤勢變化,當然松允兄是我長期觀摩的首要對象。不預設立場多空,一切順勢而為,賠錢跑得快,贏錢要加碼,並做好嚴格的資金控管,大功即可告成。說得簡單,但平常人要能修練成上述交易習性,可說少之又少,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之所以為人,就是俱有人性,但人性往往與上述贏家規律背道而馳。

松允兄的《從20萬到10億》新書出版之際,邀筆者為之作序。謹以此序,感謝松允兄過去六年來的支持,並祝本書之讀者能由此成功個案,修練成贏家交易習性,則功德無量矣!


自序 

驚濤駭浪時,沉著以對,等待下一次的出航

◎文/張松允

我喜歡看海,海浪一波一波滾滾而來,有如人生起伏,有漲潮有退潮。而股票市場也如大海波浪一樣有漲有跌,有時波濤洶湧,有時風平浪靜。波浪象徵大海的力量,所以在股海中若能順勢,就可順著海浪衝力,享受「衝浪」的樂趣,若硬要逆勢而為,很可能會被無情的大海所吞噬而慘遭滅頂。

股票市場之所以吸引人,在於它提供了人人均等的機會,不論學歷高低、年齡大小,大家的遊戲規則都一樣,不會因為學歷高就有優勢,年紀長就佔便宜,只要你擁有資金,就有機會翻身變成大富翁。我常把資金比喻成我的「武器」,有了「武器」就可在股市裡衝鋒陷陣,既刺激又有趣,但股市處處有陷阱,若不下一點苦工,可能很快就彈盡援絕。

其實講到股票最深層的是心理面,華爾街投資大師彼得.林區(Peter Lynch)曾說:「決定投資人命運的既不是股票市場,也不是各上市公司,而是投資者本人。」「自己」才是最大的敵人,要下場前一定要衡量自己的「個性」與「能力」,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是要攻擊還是要防守。我給上班族的建議是「等待機會」,因為一般上班族沒有時間看盤,因此最重要的便是掌握最佳出手點,像這幾年來有好幾次因非經濟因素而造成股市非理性下殺,往往就是最佳的買點,只要能夠克服恐懼的心理,反市場操作,短時間都可獲利兩成以上。

二十五歲時我自己訂定目標希望四十歲能賺到一億元,這個目標在三十歲就達成,而且更在股票的世界裡,打造了自己的十億人生。的確,靠股票致富並非絕對不可能,但那必須以很認真的態度和穩健的方法,堂堂正正地投資,並要能克服人性的弱點∣∣貪婪與恐懼。這一點也許大家都知道,但真正能做到,並從股市賺到錢的又有幾人?

時報出版公司並不是第一個邀我寫傳記和投資策略的公司,先前就有許多人向我邀稿,但我一直不肯答應著書立作,因為我擔心這樣的故事公諸於世後,會讓很多人誤以為股市、期貨的錢很好賺而競相仿效,最後卻成為市場的犧牲者。

但是這些年來,有關我的報導紛紛出現,部分報導卻過於側重我財富的迅速累積,而鮮少談到身為一個投資人應有的正確態度,如果因此誤導大眾,造成別人傾家蕩產豈不禍及無辜?

因此我決定寫下自己的投資經驗,藉此告訴廣大的散戶朋友,要靠投資股票致富是件「幾近不可能」的事。投資股票必須以極認真的態度、相當穩健的方法才有機為成為可能。從我縱身股海十六年來,我幾乎不曾鬆懈過,就是因為深知市場沒有永遠的贏家、股市沒有不敗的神話,永遠保持一顆謙卑的心,因此勤於收集各種重要統計資料,每天詳加分析,然後從中判斷經濟可能的變化,這就是我的基本功課。尤其要對於市場各項原始的基本資料保持興趣,而不是光聽別人的分析、意見,才能成為市場的先知先覺者。即使是現在,我也是自己作國際情勢的分析和判斷,絕不仰賴他人,每天早上八點三十分就是我決斷大盤走勢的開始。

這幾年來由於市場參與者的結構改變,台股現在又有對沖基金的加入,以致對利空與利多反應常常過度,造成股市震盪激烈,散戶「上漲時過度樂觀、下跌時又極度悲觀」,因而損失慘重。雖然說成功的經驗難以複製,但我仍樂於與投資人分享我的投資心路歷程與心得,更希望投資朋友能夠藉由本書悟出自己操作的方法,不在股海中浮浮沉沉。

最後,個人有幸在波亂的股海中生存下來,也亟思回饋這塊生養我的土地,此書未來的版稅將捐贈給慈善團體。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是資本家最終的使命。 

▼ 書摘 

第一章 十億元的致富傳奇 

我的投資致富之道沒有艱澀難懂的理論,
也不需要當「線仙」,
畫一堆「線」來折磨自己,
我的投資心法很簡單,就是
「順勢操作,多空皆宜,資金控管,克服心魔」這四個原則。 

「投資致富之道為何?」一直是古今中外談論不休的長青話題。我進入股票市場已經有十六年了,回顧這十六年來,台灣股市發生的每一個關鍵大事,我都有幸參與其中,舉凡前財政部長郭婉容宣布課徵證所稅、股市首次上萬點、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第一次美伊戰爭、台海危機、電子股多頭時代、亞洲金融風暴、九二一大地震、第一次政黨輪替、政府宣布停建核四、國安基金護盤失敗、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SARS疫情,以及民國九十三年的總統大選政治危機、中國宏觀調控等。在這些驚濤駭浪中,我的財富從最初的二十萬元累積到現在超過十億元,這樣的財富累積過程,幾乎可算是一部台股的活歷史。 

真正的投資之道,不該有過多艱澀難懂的理論基礎,也不需要去當個「線仙」,畫一堆無字天「線」,折騰自己。我的投資心法只有「順勢操作,多空皆宜,資金控管,克服心魔」這四個原則,利用股票、指數期貨及選擇權等各種金融商品的交互搭配,找尋合適時點切入。而且這四大投資心法放諸四海皆準,不論是古今中外、男女老幼,只要每個投資人真的讀通了這些觀念,一定也能創造屬於自己的「億元人生」。 

驚爆的三二○總統大選 


三月二十日晚上我打開電視,本想看看民國九十三年總統大選最後開票結果,結果出乎全市場意料的是,連宋竟然以不到三萬票的差距敗給扁呂,更令人跌破眼鏡的是,連宋並未放棄任何扭轉乾坤的機會,不只沒有宣布敗選認輸,還提起「選舉無效之訴」。聽到這句話,我每一條敏感的投資神經瞬間都站了起來,心想,毀了,兩顆子彈,一場政治風暴,族群的撕裂對立,一連串的政治核彈,對於選後三月二十二日開盤的台股恐怕是凶多吉少。

和四年前總統大選後的股市風暴一樣,台股選後第一天又面臨無量重挫的窘境,好幾個股民朋友無奈地和我抱怨,「連宋可以提選舉無效之訴,我們這些無辜的股民是不是也可以提出台股開盤無效之訴?」這句話道出了散戶的無奈,讓我想起ING安泰人壽的那句廣告詞:「世事難料,對人要更好。」我讀著報紙,心裡想著,投資人實在太恐慌了,其實這種不理性的殺盤,絕對是進場搶便宜的好時機,而不是追殺股票的時候! 

總結新聞中的報導,還真是「駭人聽聞」,顯露出過度的恐慌: 

‧ 外資下達減碼令,本土法人基金贖回賣壓不小,三大法人狂砍四百億元。 

台股昨日自一灘死水中回復生氣,滿手股票來不及砍倉的三大法人,昨日狂賣台股近四百億元,創史上新高紀錄。其中外資賣超近一百九十五億元,投信賣超近八十九億元,自營商更賣超近一百一十二億元。法人圈指出,三大法人「奪門而出」,總統大選所衍生的市場衝擊仍方興未艾。 

‧ 大選擺中間,私情放一邊,親子不合、朋友反目、情侶鬧翻戲碼不斷上演……選舉情緒延燒,對立氣氛難消。 

‧ 台股本週市值蒸發一兆四千億元,每位股民平均損失二十萬元,期貨投資人虧光本金還得追繳。 

碰上這次「政治空襲」的股民,損失究竟有多慘重?台股單週跌幅超過一成,整體市值瞬間蒸發一兆四千億元,七百萬股民平均每人損失二十萬元。投機股太危險?那麼抱牢績優股吧,結果連聯電、台積電連續拉出兩根跌停,長期投資者也討不到便宜。 

‧ 選前壓寶選後傷心,期貨投資散客慘賠,逾億資金全投入,風險未控管,三二○後股票狂跌兩天,保證金被追繳,還遭斷頭殺出,只能無語問蒼天…… 

總統大選的政治爭議,導致台股選後連續二日狂挫,期貨市場更面臨前所未有的跌停危機,國內某大型期貨商一名劉姓散戶向媒體爆料指出,選前看好連宋當選,壓寶近七千萬元於台期指多頭部位,選後短短兩天被期貨商無情斷頭,最後不僅血本無歸,還倒欠期貨商四千萬元,累計慘賠逾一億元,是目前市場上單一散戶選後虧損最大的案例。


看到這些報導,大部分的散戶投資人絕對是嚇得連魂都沒了。選舉的結果與台股的暴跌(參閱圖1.1),雖然和市場原本的預期落差很大,我的期貨操作也因此被追繳了兩億元以上的保證金,可是我並沒有因此而感到恐慌,反而像隻老鷹,積極尋覓可以出現超額利潤的機會。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既然要在股票市場中打滾,每個人當然都想要賺錢,想要致富,那麼就應該保持冷靜,做好資金控管,愈能冷靜,才能在這種激烈的恐慌性殺盤中逮到契機!如果只是在整個市場興奮的時候跟著激情,恐慌的時候跟著追殺,這種追漲殺跌的操作方式絕對賺不了大錢。 

財富累積不是靠複利 

很多理財高手談致富之道時,很喜歡引用「複利」加乘的觀念,認為只要每一年投資報酬率能達一五﹪以上,五年後本金就會變成原來的兩倍,十年後就是原來的四倍,經過每一年時間的加持,很快就能出現十倍甚或百倍的投資報酬率。我的看法和這些理財高手不同,我的觀念是,財富的累積應該是全面加快賺錢的速度,減低賠錢的速度與機率,並著重投資操作賺錢的重力加速度,而不是求一個平均投資報酬率。沒有一個投資工具或金融商品可以保證每年穩定獲利,固定的年投資報酬率大部分是建立在多頭的環境與成功的操作,諸多客觀條件缺一不可,但誰又能保證每一次的操作都沒有任何閃失呢?所以,只有在機會來臨的時候全速獲利,這樣累積財富的速度才會又快又猛。 

一般的散戶之所以無法累積財富,就是「賺錢的速度太慢,賠錢的速度太快」。該衝的時候不衝,怕東怕西,而失去賺取大波段行情的機會;但是該忍的時候又沒能忍住,一味地「衝衝衝」,最後衝過了頭,尤其是九十三年的總統大選前後,散戶就像洗了好幾回三溫暖,從興奮莫名,到萬分失落,再到歡聲雷動,一個月當中來回的震盪幅度就超過一千點,可是大部分散戶投資人的荷包並沒有因此增加,只有跟著縮水的份。 

財富累積靠自己 

有人問我現在的身價有多少?從一開始僅有的二十萬元,經過十多年的來回打轉,掌握每一次賺錢的機會,十六年來,總共累積了超過十億元的資產,投資報酬率高達五千五百倍。這個數字看起來嚇人,可是我想強調的並不是數字的變化,而是要讓投資人知道,任何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我從來沒有向父母親伸手要求過一分一毫,每一分財富都是靠自己一點一滴掙來的,我和其他散戶朋友一樣,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只有一顆對數字敏銳的頭腦,加上比一般人更為堅守紀律,並且搭配嚴格的資金控管,把賺錢的速度加快,賠錢的速度降低,久而久之,財富就這樣累積出來了。 

與股票結緣,看正新輪胎上市 

談到與股票結緣,還真的只是一個偶然的巧合。我是彰化鄉下土生土長的小孩,在投資風氣尚未普及的年代,連什麼是「股票」都不懂,當兵出社會之前,從來也沒想過會進入投資股票這個行業。民國七十六年,因為正新輪胎(2105)以每股四十元掛牌上市,正新的公司就在我家附近,很多鄰居朋友也都在這家公司上班,所以正新的掛牌上市,在家鄉就自然而然演變成一樁大事,當時還是個大頭兵的我也忍不住關心起來。

正新上市之後,我看著它的股價在黑板上每天被「紅框框」包圍起來,沒多久就攻上五十元,再過一個禮拜,變成六十元,一個月左右不到的時間,只要擁有一張正新股票,就能「平白無故」地多賺了兩萬元,這個數目可是當時上班族一個月的薪水哩。那時我心想著,「天底下哪有這麼好康的事情?」但它真的發生了,於是我開始想像要是能把二十萬元的存款換成正新股票,那該有多好。

不只是正新,後來我也注意到很多股票掛牌之後,都莫明其妙地漲了好幾倍。這個現象燃起了我全身每一寸細胞和每一根交感神經的熱情,股票市場真的是一個迷人的所在,「投資一個月可以抵半年薪水」,這種致命的吸引力實在太刺激了。後來只要軍中一放假,我就會北上台北,直接到館前路附近的券商去體驗股票的神奇與熱情。 

興沖沖跑去開戶,卻被拒絕 

民國七十七年之前,全台灣大概只有二十多家證券商,個人擁有一個股票交易帳戶可說是尊貴的象徵,要是沒有門路,沒有熟人介紹,想要開戶還真的難如登天,不像現在這麼普遍。民國七十七年八月,我找了一天休假的空檔,身上揹著二十萬元的現金,興沖沖地跑到台北市館前路的仁信證券開戶,一踏進仁信證券,居然因為沒有介紹人,被狠狠地拒絕辦理開戶。趁興而來卻敗興而歸,連開戶都被拒絕,我心裡當然是相當難過,後來隔了兩三個月,一天下午,我看到重慶南路上的永霖證券(日盛證券前身)門口堆滿花圈、花籃,大門上貼著「投資講座,歡迎入內」的宣傳告示,敏感的我立刻被吸引進去。才剛走進大廳,就有一位服務小姐親切地詢問我要不要開戶。「我沒有介紹人耶!」我很老實地回答她,沒想到她竟然說,「沒問題,我可以當你的介紹人啊!」當時的她就好像一個天使一樣,拯救了在投資路上一度沮喪的我,幫助我開了人生第一個證券戶,開始漫漫的投資生涯。

▼ 書摘 

股票投資大有學問 

我那時雖然才剛滿二十一歲,除了當兵、打工,根本沒有任何正式的工作經驗和專業背景,但或許是我的工科背景,讓我有比一般人更敏銳的數字觀念,閃過腦海的每一檔股票價位、漲跌幅、K線圖,樣樣都難不倒我,然而親自下海買股票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第一次買股票時,我買了大同、聲寶這些股票,買進後股價卻不動如山,和我預期的不一樣,我不禁納悶地問自己,「怎麼自己買的股票都不動?別人的倒是猛漲?」我後來才知道,股票投資可是大有學問,不只要研究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也都要能了解才行,所以我便下定決心要埋頭苦讀作功課,從產業的上下游、同類股的比較、國際股市的連動,到市場脈動的掌握,練就了一些功夫後,買股票才慢慢開始有了對的感覺,很快就能得心應手。 

初生之犢不畏虎 

金融股是民國七十年代最熱門的族群,當時的國泰人壽、中華開發、三商銀,檔檔都是三位數的驚人股價,國壽曾創下一千九百七十五元的駭人天價,開發金也有一千零七十五元,讓很多投資人都只能遠觀而不能褻玩焉。民國七十七年前財政部長郭婉容宣布要課徵證所稅,我看著台股連續無量下跌二十一天,一直到五千六百點才止跌。現在回憶起來,也許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吧,我那時並沒有特別害怕或悲觀的感覺,反而認為是絕佳的進場時點,就好像百貨公司跳樓大拍賣的時候,正好可以大肆採購一番。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儘管想投資卻沒有本錢,於是我鼓起勇氣,開口向老爸借錢要買股票,老人家聽完之後,當面斥責:「不行,買什麼股票?什麼不學去學人搏ㄍㄧˋㄠ?少年家,還是去做幾掛正當ㄟ代誌。」 

初嚐投資的甜美滋味 

被老爸斷了買股票的念頭後,只能自力救濟了。可是當大頭兵的時候,不可能抽出時間天天看盤,一直到民國七十八年初正式退伍,為了專心賺錢,我下定決心要做個全職的投資人,除了每天三個小時看著股海翻騰,在號子裡殺進殺出之外,十二點收盤後,我還會去旁聽投資講座,後來聽到幾個分析師介紹光寶時,說這家公司生產計算機,前景一片光明,業績好到不行……當時不太了解是真的還是假的,可是我看光寶股價不貴,每股也才二十幾塊錢而已,於是就毅然決然把所有的錢都投進去,買了十張光寶股票。

買了光寶以後,當時因為要回彰化老家幫忙處理一些事情,前前後後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沒去觀察它的股價走勢,等我想起來的時候,「哇!我的光寶已經漲到快四十塊錢了,不到兩個月就賺了一倍耶!心中只有一個爽字了得。」當時一個剛退伍的年輕小夥子,每個月薪水也不過兩萬多元,可是我只是買了一檔股票,兩個多月就賺了人家一年的薪水,我心想,要是我的本金再厚實一點,再多買一點股票,那麼投資報酬不是很嚇人?這是我第一次投資股票大賺的經驗,也是我第一次嚐到投資股票的甜美滋味。 

殺進殺出,抓龜走鱉 

無緣無故賺了二十萬元,雖然讓我暗自竊喜,不過太早成功對我來說並不是件好事,滿腦子只想要仿照光寶模式,希望黑板上每一檔股票都能大漲個好幾倍,常常沒作基本面研究就殺進殺出。結果大盤在七十八年初一路從四千多點漲到八千多點,可是我的錢最後還是維持在四十萬元,儘管指數漲了一倍,我的財富卻連一丁點也沒增加,我發現這種追漲殺跌的投資方式,是無法累積財富的,於是我深刻反省,決定要徹底改正這種錯誤的投資策略。 

我反省的第一個地方,就是進出過於頻繁,錯失波段行情。買這個也好,買那個也好的菜籃族心理,往往讓火力不夠集中,不僅常常三心二意,殺進殺出的結果,無形中還因此墊高交易成本,真的買到好股票的時候,往往也沒耐心抱住賺足波段,是標準的「抓龜走鱉」。有一次,一個朋友說要請客作東,因為我推薦給他的股票大漲,讓他賺了大錢,他也同時向我道賀,而我卻只有苦笑的份。因為頻繁換股的結果,讓我抱不住好股票,結果人家賺大錢,我只能在旁捶心肝,而且賺的都是小錢,拿來繳交易稅都還不太夠。 

挑龍頭指標股就對了 

除了換股過於頻繁之外,另一個大毛病,就是沒選龍頭指標股,反而選了次等的補漲股。我當時有個錯誤的心態,認為龍頭股起漲了,在不追高的原則下,應該去挑其他同類型的股票,才有補漲的機會。可是這個觀念是徹頭徹尾的錯了,因為同類型的補漲股雖然會跟著龍頭股動,但是龍頭股不漲的時候,補漲股往往也漲不到哪裡去,只要行情一回檔,「漲時重勢跌時重質」,補漲股一定會領先回跌,這種漲沒份、跌卻有份的股票,不是真正能讓你賺大錢的股票。所以我後來明白,「買股票一定要買最強的龍頭股,絕對不要買落後補漲股」。以金融股為例,現在就要買國泰金、台新金、新光金,不要去挑東企那些補漲股,面板股當然是友達、奇美電,DRAM股就以力晶為上上選。 

於是我要求自己縮小投資標的,留倉的股票最多不超過五檔,不要想買青菜又買蘿蔔,而且一定只挑最強的指標股。一轉換投資心態之後,果然真的開始賺錢了,後來指數一路由八千點攻上一萬兩千點(參閱圖1.2),我的財富也從四十萬元成長到一百萬元。 

空頭市場順勢作空 

財富累積到百萬身價的那個時期,是我操作生涯中很重要的一個分水嶺,因為我觀察到盤面的氣氛不太對勁,以前大飆特飆的股票都漲不動了,盤面上漲的,都是一些沒沒無聞的投機股。而大部分的股票要不是開高走低,就是無緣無故大跌,和以前怎麼買怎麼賺的時候出現極明顯的落差,這時我才真正體認到,空頭市場來了。

多頭市場往上作多容易賺錢,而空頭市場理論上當然要往下作空,才能賺得到錢,可是說得容易,作起來可是相當不簡單,因為作多作習慣了,要和經驗法則違背,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一開始我也是膽顫心驚,很多人還跟我力勸說,「人家都買漲,就你看壞,什麼不好作,偏偏要作空,要是股票因為被你放空而跌了,你的罪過豈不是很大?」這些話聽起來很沈重,但我認為,趨勢的力量是不可違逆的,市場趨勢往下,逆勢作多豈不是螳臂擋車?買股票哪有只管漲不管跌的,而且觀察過去台股的歷史走勢,台股於民國六十六年漲到八百多點,又回跌至四百多點,七十六年也從四千多點回跌到兩千多點,每一次多頭行情之後,一定是伴隨著空頭行情而來,因此只有順勢操作才是正確的操作方式。

空頭市場來臨之後,很多股票跌的速度比漲的速度還嚇人。市場經驗告訴我們,股票下跌的速度往往大於上漲的速度,原因是恐懼造成恐慌性反應,很多股票好不容易漲了二、三個月,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全部跌光光了。我第一檔作空的股票是食品股的大成(1210),當時大成股價還有一百多元,一直跌到三十多元才陸續回補(參閱圖1.3)。短短一年的時間,我還陸陸續續順著趨勢作空不少股票,民國七十九年底的時候,我的財富從一百萬元再增加到三百萬元,這些都是拜空頭市場所賜。 

貪婪的夢魘 

操作一路坦順的我,不知不覺卻開始陷入一個充滿危殆的陷阱。被歸類為輪胎股的泰豐,工廠位在中壢的高速公路交流道與縱貫路上,地段交通十分便利,土地面積又高達五萬七千九百五十三坪。由於泰豐逐年將生產線移往大陸,國內實際所需要的廠房面積不大,加上政府鼓勵土地開發,泰豐的資產想像題材油然而生。

泰豐持有土地成本不到三億五千萬元,當時市場吹噓,若開發為休閒餐飲、電影院、運動俱樂部及購物中心等多功能生活商業廣場來計算,完全開發的潛在獲利就高達一百億元以上。這對股本僅有二十六億元的泰豐而言,每年一股配一股,連續發放好幾年都還有剩,哪裡去找本益比這麼低的股票?而且當時泰豐的籌碼已被主力盯上,想必又是一連串的飆漲。就在這種貪婪的心態下,經驗不足的我便忍不住跳下去買了泰豐,想不到這卻是一場夢魘的開始。

持有泰豐以後,泰豐股價並沒有如我想像的出現大幅飆漲,反而開始無量跌停。心中第一個疑問是:「奈ㄟ安呢?」接下來就是從一連串的疑問轉為恐懼,因為我發現即使想掛跌停砍掉,都還砍不掉。當時是融資買進的,每天開盤前就掛賣單,無奈成交張數都是個位數,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股票被鎖死賣不出去。這是我第一次在股票市場感到恐懼,每天都是茶不思,飯不想,「到底什麼時候才賣得掉啊!」真的欲哭無淚……

連續跌了將近十根跌停,好不容易才把泰豐賣掉,帳面上的虧損卻已經超過一百萬元。後來泰豐出現反彈,我也毫不客氣地反向放空泰豐,雖然獲利幅度不大,卻也算是報了一箭之仇,直到現在,有時回想起來,身上的每個毛細孔都會不由自緊縮起來,令人毛骨悚然。從此我下定決心再也不碰主力股,面對利空,也逐漸能夠克服心中恐懼,在每一次的利空中都能臨危不亂。 

▼ 書摘 

美伊戰爭後,利空出盡重新翻多 

西元一九九○年(民國七十九年)八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當時股市極度恐慌,一度還跌到只剩兩千多點,我也依照判斷一路作空(參閱圖1.4)。美國於一九九一年初率各國聯軍攻打伊拉克,美伊戰爭爆發之後,台股當天開盤也出現暴跌,很多股票都出現跌停;可是沒多久,指標股陸續敲開跌停,我心想,市場消息這麼空,但黑板上的反應卻不是這樣,大盤利空不跌,很有可能是落底的跡象。於是我當下先回補空單,反手作多,沒想到尾盤真的很多股票都開低走高,全面大漲。後來黃金價格也從每盎司四百多美元一路重挫,代表避險的黃金價格走軟,顯示發生世界大戰的機率降低了,既然市場潛在利空消失了,當然只有偏多的道理。我的財富也在這段時間出現倍數的驚人成長,短短一年的時間由三百萬元大幅成長到一千萬元。

坦白說,學會作空之後,的確比較能感受到市場的真正脈動。我認為操作一定要靈活,絕對不能像僵屍一樣死板板的,很多投資人都把「投資」想得太複雜,其實投資就是買和賣兩種動作而已,作多容易賺錢,就一直作多,作多不容易賺錢,反而容易賠錢的時候,就要反過來作空。只要你尊重市場,順勢操作,最後一定是錢追著你跑,而不是你追著錢跑。 

盤整期多看少作 

美國攻打伊拉克後,雖然出現一波急漲行情,不過後來台股於民國八十一年到八十六年間,出現過去極罕見的「雞肋行情」,食知無味,棄之可惜,陷入極長一段時間的大盤整。在作多也不是,作空也不是的尷尬情況下,我選擇退出觀望,只有少部分的資金在市場來回操作,重新等待進場的機會。大部分時間我都是多看少作,但是在正確的操作觀念引導下,我的財富在這五年間也從一千萬元成長到三千萬元。 

莎呦娜啦,融資 

財富累積到三千萬元之後,因為投資部位變得比較大,所以我在投資策略上作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那就是不再融資買進股票,以降低投資風險。為什麼要放棄融資買股票呢?這樣不是會降低賺錢的速度嗎?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我的觀念是,剛開始因為投入的本金很少,累積資本是最辛苦的,因此可透過融資來進行操作;可是累積資本到一定程度之後,就不能不顧慮到風險的問題。比方說,我的財富累積到三千萬元時,三千萬元和六千萬元都是千萬級的,二者差別感覺並不大,可是三千萬元和零的感覺可就差很多了,為了避免因為操作失誤所帶來的風險,所以我買股票開始用現股買進,而不再使用融資。 

不接單的營業員 

當了好幾年的散戶投資人之後,民國八十六年我剛滿三十歲,有一天晚上我作夢,夢裡兒子問我說:「爸爸,你在哪裡上班?你的工作是什麼?老師要我們寫作文『我的爸爸』。」我突然驚覺到還真的沒辦法回答!總不能跟小孩子說「我是在做股票的」吧!為了給家裡一個交待,於是我正式加入元富證券擔任營業員,這算是我人生中第一個「正當」的工作,至少以後我還拿得出名片,對我的孩子說:「爸爸是元富證券的襄理喔。」

當營業員除了給家裡一個交待之外,另外一個最重要的理由就是要能「即時下單」。因為在電子股剛剛崛起、風起雲湧的時期,很多投資人一大早趕到號子就是要排隊下單買電子股,我若是擠在一票散戶中下單,常買或賣不到我想要的股票與價位,可是在殺進殺出的過程中,時機(Timing)的掌握很重要,只有在第一時間領先別人買進或賣出股票,才能卡到最佳的戰略位置,獲利才會比別人多,損失才會比別人少。而下單想要領先市場,就只有當營業員一途,這樣不僅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內搶單,還能參與公司會議,訊息比較多,也能直接感受到市場丟什麼單、進什麼貨,盤後更可以看到大戶的報表,是一兼二顧,摸蛤仔兼洗褲的事。

擔任證券營業員之前,我只是個散戶投資人,早盤八點半就定位,十二點收盤就離開了,生活過得比較簡單,朋友也不多。而且坦白說,只單純做一個全職的投資人和每天提著菜籃去號子的歐巴桑好像沒什麼兩樣,感覺總是怪怪的。可是營業員不同,不僅同時可以保有投資人的角色,又能兼負證券公司員工的角色,「感覺更專業」。但我加入元富證券當營業員時,一開始就和老闆達成協議,我是「不接單」的,聽來好像很怪,主要是因為我自己的部位不小,無暇兼顧其他散戶的下單,而且我自己操作的部位也足以支持所需的業績了。後來有一票慕名而來的散戶指定找我下單,我礙於分身乏術都一一婉拒,久而久之大家就習以為常,業界也都知道元富有一個「不接單的營業員」。

當了營業員之後,才知道散戶真的是千奇百怪,無奇不有。曾經有一個阿伯抱著一堆鈔票來到營業大廳,開門見山就說要買股票,問他:「要買哪一支?」他只說:「我要買被紅框框框起來的股票。」還有的投資人不知道股票名稱,就指定黑板上第幾排第幾列的股票,下單方式都是土法煉鋼。

可能是因為我的操作方式獲利表現還不錯,在不接其他散戶單的情況下,一天的總成交量就有兩、三千萬元,業績直衝分公司第一,不久後又衝上全元富的第一。許多投資人開始好奇,每天都想打探我下了什麼單?而我也抱持著開放的態度,大方地直接告訴他們我的投資組合,並且鼓勵他們一起來跟單。也許真的是「越誠實的話越沒有人願意相信」,像華碩、鴻海這些真正的飆股反而沒有什麼人跟單。 

「汰弱留強」提升績效 

每當投資人問我該買什麼股票、台股後市如何時,我都據實以告,但時間久了,老實說還真的滿傷腦筋的,為了避免困擾,我乾脆公布我的私人帳號,讓任何有興趣的投資人打開電腦就可以直接看到我的操作明細。可是當我開誠布公之後,投資人好像還是「問心酸」的,真的和我一起下單的並不多,大多數投資人還是挑自己喜歡的或是低價的股票進場,而湊巧的是,他們買的通常就是我小賠的股票。

有時候想想,投資這件事必須有一貫的想法及邏輯,而且要一以貫之。曾經有位投顧界的朋友透過管道指名要跟我的單,我一口答應,但他跟了幾天後發現我也是會虧損的,間接等於告訴大家,「我是人,不是神,也會有做錯看錯的時候」。於是他的投資策略竟然一百八十度完全大轉變,開始和我對作起來,剛開始時,他還真的看對了好幾次,可是就在一次「大戰役」中,我大賺離場,他則是重傷出場。

跟了我的單卻賺不到錢,是大部分投資人最納悶的事,不過這當中的關鍵,主要還是因為我的交易策略很靈活,交易標的廣泛,交易頻率也很密集,有時候一個早上三小時的交易金額就是上億元,檔數更可能有十多種到數十種之多。但我嚴設停損,一不對勁就出場,可能賠錢的個股很多,但每檔都是小賠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而少數幾檔個股是賺了好幾成以上的,因此加總下來,整體績效還是很好。 

曾經有位投資朋友幫我試算每一百檔股票中賺錢與賠錢的比例,結果是五六:四四,也就是五十六檔賠錢,四十四檔賺錢,可見我的看法並不全然正確,但是只要是賠錢或看錯的股票,當天收盤前我會盡量全部停損,只保留看對的部位,也就是「汰弱留強」。相反的,一般散戶投資人總是賣掉最賺錢的股票,把套牢的股票留著,結果就是惡性循環,投資績效也愈搞愈差。這便是重要的差異所在。 

投資擂台結識同好 

為了刺激交投與券商業務,過去不少券商會設計一些投資競賽,吸引投資人參賽來打響公司知名度。民國八十六年我在元富證券擔任業務襄理任內,參加公司主辦的投資競賽,第一次參賽就得了冠軍,除了獎金的直接鼓勵之外,最大的收穫還是建立投資信心。

前前後後我一共參加了四次券商主辦的投資競賽,除了其中一次是第二名外,其他幾次都是冠軍,單是投資競賽的獎金就賺了一千萬元以上。而且強中自有強中手,在幾次的投資競賽中,我也結識了很多真正的市場好手。或許是英雄所見略同,我發現這些高手的基本操作態度和心理建設都差不多,大家「互相漏氣求進步」,一次又一次的交流,操作技能就更爐火純青了。

後來券商舉辦投資競賽的次數明顯減少許多,寧願改在下單的手續費上作文章。可能是因為券商發現獲勝的人總是那幾個熟面孔,再加上金控整併與空頭市場來臨,如今少了獲取這些「外快」和與高手相互切磋的機會,心中不免還是有些惆悵。 


▼ 書摘 

億元人生因電子股而展開 

擔任元富證券營業員期間,是我另一個人生的重要轉捩點,因為拜電子股多頭行情之賜,短短一年多,我的財富從原本的三千萬元一舉衝上一億元,成就我人生中第一個「億元人生」。台股也因此出現一波多頭漲勢,一度還攻到萬點大關,只是主流類股不再是過去的金融股,電子股正式堂而皇之地取代了金融股的地位。 

當時的電子股到底有多熱?以華碩(2357)為例(參閱第二章圖2.8),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以一百一十五元上市後,挾著主機板產業為華碩帶來的高獲利與光明前景,華碩甫一掛牌就展開連漲十多根停板的蜜月行情,中途連開都沒開,一直攻上三百元後,漲停板才真正打開。而外資在評估之後,認為華碩潛力十足,也開始大幅加碼,於是華碩除完權後再次啟動二次蜜月行情,一路攻上八十六年年中的八百九十元。而且華碩當年還配發高達十五元股利,不到半年,華碩再度攻上七百八十元。不只華碩,當時每一檔電子股都很熱,而且只要除權就一定填權,多頭行情非常的熱,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都因為「電子股」累積了可觀的財富。

民國八十六年到八十七年間,電子股異軍突起,檔檔股價都超越過去動輒千百元股價的金融股,讓很多傳統投資人無法接受。除了華碩之外,鴻海於八十六年五月底,股價站上一百七十元(參閱圖1.5),正式超越金融股龍頭國泰人壽,很多投資人就批評,「鴻海才沒幾間工廠,股價漲到幾百塊,笑死人」。大部分投資人都不明白鴻海憑什麼漲得比國泰人壽還高,而忽略了電子產業蓬勃發展的多頭趨勢,但是後來每一檔電子股股價幾乎都超越國泰人壽,就連最低價的大眾電腦(2319),股價都逼近國泰人壽。電子股的市場認同度遠遠高過金融股,當時市場的投資觀念正式出現一場「工業革命」,而我的選股哲學也隨之大為轉變。

不要說是一般營業大廳散戶,就連同一個營業大廳的同事營業員,也不太能認同我的選股哲學,在他們的觀念中,電子股只是擁有破舊廠房的接單「貿易商」,沒有土地、資產,更沒有產業前景,要超越金融股實在沒有道理。經常在營業大廳聽到同事相互咒罵好幾檔飆得很兇的電子股,「鴻海也能比國壽高?」、「大眾電腦股價也能破百元?」……

很多散戶朋友因為過去傳統的印象,沒有辦法接受電子股超越金融股的事實,可是話說回來,所有個股都是從基本面的獲利角度評估,獲利高,產業前景自然就好,沒有捨棄投資的道理。市場沒有永遠的明星,股價會說明一切,投資人要是能愈早接受電子取代金融的新觀念,愈能提早賺到大錢。所以從民國八十六年開始的那一波電子大行情,跟上的人就是富貴逼人,沒跟上的也只能大嘆時不我予,可是後來這些「鐵齒」的人開始進場買進電子股的時候,台股已經登上萬點,開始進行反轉,這又是一般散戶無法擺脫的宿命。 

說得更白一點,投資選股不該有既定立場,只要是會賺錢的股票,就是好股票。投資人來這個市場,就是要賺錢,什麼股票能賺錢,就應該積極擁抱,至於該抱金融、電子,還是傳產,都不重要。就像鄧小平說的貓論一樣,管牠是黑貓還是白貓,只要是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都不要預設立場,預設立場只會妨礙投資的視野。 

衣錦還鄉 

我並不是一個很重視物質享受的人,三十歲以前,我都是還是坐公車上下班,賺到人生中第一個一億元之後,才決定買一台賓士車來犒賞自己。有一次開著新買的賓士車回彰化鄉下家中,我西裝筆挺,打開車門時,一腳爆亮的皮鞋踩在老家院子的地板上,鏗鏘有聲,我記得老爸老媽都嚇壞了,還以為是哪個角頭老大來了。當他們知道我的成就之後,也覺得與有榮焉,雖然有些鄰居說我臭屁,但也不得不佩服我的本事。

後來我在家鄉買了塊土地,翻新老家祖厝,這是我第一次拿出賺來的錢幫忙家裡,改善家中的生活條件。雖然好像有點俗氣,但賺錢的最終目的不就是要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嗎?所以我鼓勵所有的投資人,正確的投資操作觀念不僅能增加財富,對於生活品質的提升,更是最切身的效益。 

見風駛舵獲利無窮 

民國八十六年到八十八年,是台股流年不利的一段時期,幾乎每一年都會出「大代誌」。八十六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索羅斯大舉襲捲泰國、香港等地股匯市,台股一下子爆出數十檔地雷股;八十七年的兩國論,台股漲上八千點後又被政治風暴打到五千四百多點;八十八年的九二一大地震,重創中台灣經濟神經中樞,內需股和金融股受傷慘重,鋼鐵、營建及金融股,檔檔幾乎都跌到骨頭裡面,電子股因為以外銷為主,影響程度反而較小。儘管這段時間震盪幅度很大,但只要選對了股票,還是能有很好的投資報酬。 

空頭之後大多頭再啟 

連續三年的大空頭市場之後,充滿不確定變數的千禧年,卻成為台股另一波大多頭的開始,特別是九二一大地震後,台股跌到七千四百一十五點,我逢低承接不少股票,像是網路股的精業,IC設計的威盛,被動元件的華新科、國巨,這些股票之後都大漲特漲。這波大行情像極了民國八十六年的電子股多頭行情,台股飆上萬點大關,我則是一路順著多頭趨勢大買股票作多。當年的總統大選雖然一度讓行情快速降溫,台灣出現前所未有的政黨輪替,也讓全台陷入恐慌,但是多頭格局並未因為單一的政治事件而終結,台股選後很快又重回萬點以上,我的財富再從一億元提升到了四億元。 

恐怖攻擊擊倒全球股市 

台股飆上一萬兩千點之後,全市場一片樂觀,甚至還有外資券商發表研究報告,喊出一萬五千點的天價,可是當時美股已經走軟,日股也開始回檔,全球股市只有台股逆勢挺在萬點之上。行情過熱的結果,果然在全市場最樂觀的時候出現逆轉,台股開始一路崩跌,中間陸續有國安基金護盤失敗及政府宣布停建核四等利空,湊巧的是,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從一萬兩千點殺到七千多點,那斯達克(NASDAQ)指數更從五千點跌到一千多點,美國還發生舉世驚措不已的九一一恐怖攻擊,兩架飛機不只撞倒了紐約世貿大樓,還撞倒全球一「脫拉庫」股市,台股一舉跌到三千四百一十一點的歷史低點。

空頭市場再度出現,站在順勢操作的基本原則,我當然是不客氣地全面放空,特別是看了除權指標股精業除權行情失靈後,更堅定我趨勢向下的看法。於是我出脫手中所有個股,反向找了威盛、中環、錸德等指標股放空,結果我的財富在這段時間,不但沒有受到空頭市場洗禮,八十九年還從三億元一舉衝上五億元大關。 

進軍期貨如魚得水 

台灣政府於民國八十七年正式開放指數期貨交易。由於指數期貨單純抓趨勢,多空行情皆宜,以及以保證金進行高槓桿操作的特性,很適合喜歡短線進出的我,所以除了股票之外,我也開始搭配指數期貨擴大獲利來源。而當選擇權問市之後,多重的交易搭配更讓我的整個操作策略愈發靈活。

選擇權有買權,也有賣權,不僅可單方買進或賣出,作多作空都可以賺到大錢,即使行情不上不下,盤整待變時,也可利用買賣權作交叉組合,風險更能獲得充分控管。台股於民國九十一年從四千零四十四點攻上六千四百八十四點高點之後,由於景氣不如外界預期,股市又開始翻空,在美伊戰爭及SARS侵襲下,台股陷入冰點,不過這段時間我還是利用靈活的操作策略交互運用,而使財富在九十二年底正式站穩十億元大關。

歷經多年的大空頭市場後,台股從民國九十二年第二季以降,由於全球產業結構歷經大幅度的調整,市場供需狀況丕變,台股重新步入另一個大多頭行情,多頭氣氛熱絡,指數不斷上攻,成交量也大幅放大至兩千億元以上;我也積極建立多頭部位,買進金融、證券、面板、DRAM等四大主流股。期貨部分也從六千六百點一路買進,選擇權也賣出逾萬口的六千五百點、六千六百點賣權,後來指數一舉衝上七千點,九十三年總統大選前一個月的投資報酬不可小覷。


以下是張姓大贏家演講紀錄

本人(張先生)在操作上是以小時線之9KD(等於三日)抓波段的滿足點,我們都知道政府在8400~8500積極護盤,而7/25曾經跌破以後就在8000點附近也就是7800~8200上下兩百點盤整近一個月,這段時間是政府護盤最積極的時候。個人在操作期貨上純粹以30分、60分及日線來判斷。

◎以30分、60分及日線KD來操作。
◎60分KD高、低檔交叉做買賣依據。

這當中最大的一個關鍵點在日線圖上可以看到七月~八月上旬政府用了相當多的資金在護這個8000點左右,只要一破8000就拉上去,但上去8200~8300就上不去了,最關鍵在8/22,就KD已在高檔交叉,均線也收黑,量也跌破9日、24日均量,之後每天都是開高走低,而且以長黑跌破8000點,所有指標也呈現空頭走勢,以個人判斷政府在8000點已有棄守意味,於是個人在期貨上布局空單,

◎以長黑跌破均線,成交量也跌9日、24日均線。

8/24是開高盤,但指標上仍未出現買進訊號,仍是安全空點,第二個小時馬上長黑補量,第三個小時也收黑。指標上已跌落50以下呈現弱勢,表示這空頭趨勢仍未改變,以本人操作期貨兩年經驗,以小時線來看,操作期貨非常好作!而本人操作期貨上較著重短線,從8/24以後幾乎每天收黑直到跌破前波低點7700左右。KD也掉到個位數,才形成一個反彈,但反彈的力道很弱,因為連均線都不過,最後才真正呈現大空頭的反轉,並跌破趨勢線,跌破後反彈最多也只到7800。9KD有個好處就是它告訴你只要在高檔交叉去空它,幅度都有500點,最少也有300點,而跌破7500以後,政府護盤又轉趨積極,但就指標來看只呈現弱勢反彈,且反彈的量相當大,個人經驗來看,空頭走勢要結束,有一個觀盤點,就是量縮不跌,這是相對於多頭走勢結束呈現量大不漲就是作頭一樣道理,在空頭市場是相反的,量縮不跌是作底,這是個人操作股票十二年來都是不變的。

◎空頭市場量縮不跌作底。 
◎多頭市場量大不漲作頭。

像中共飛彈危機時,大盤在4400多時,量整個縮掉,也跌不下去。另外在79年的盤也一樣,跌到2500點時進行了近一個月每天一百多、兩百億的盤整,只有高檔1/10量而已。現在來看也要300億以下,因為高量是三千億,最少也要500億以下作一個月量縮不跌的整理,現在有反彈,我認為都是一個空頭走勢的修正波,任何行進間走勢都有一個修正波,而且最近政府都在釋放利多,但都反彈見巨量就結束,

◎空頭走勢的修正波見巨量結束。

就像以前民國78年時,從4000多攻到一萬多時,政府調高利率3~5次,在說要調高利率時,大盤就盤整,但一調高就馬上漲上去,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多頭盤的現象,任何的利空只會讓它修正而已。相對的在空頭時,任何的利多也只會讓它修正,趨勢並不會因此改變,以前12000下來時,政府調降很多次利率,反彈大概一個禮拜,隨即大幅回檔。反彈的越快,回檔速度越快。

◎只要趨勢確立,任何的利多或利空,只會造成修正走勢,修正結束,仍照原來趨勢前進。

多頭和空頭是一樣的,只要趨勢一確立,多頭市場一大跌,不久就大漲,空頭市場大漲,不久就大跌,這是相對的趨勢,盤整盤又是另外一個趨勢。在多空之間,有一個不變的道理─物極必反。價格的高低取決於信心,所以操作上不去預測它的高低點,純粹以指標去操作會較客觀,就盤面給我們的訊息去操作。

◎價格高低取決於信心,不要預測其高低點,以指標操作較客觀!

從近日指標來看指標呈現低檔鈍化,在空頭市場中表示進入主跌段,就像大盤攻上10256那段時間一樣,大盤進入主攻段後結束,那時的電子股幾乎都填權,但現在個人判斷,電子股還未進主跌階段,但有些股票有這個現象,像華邦、茂矽,跌的速度越來越快,因為投資人買股票時不敢買,但賣股票時會越賣越快。在空頭市場是多頭不死則空頭不止,多頭市場是空頭不死則多頭不止,

◎空頭市場是多頭不死,空頭不止!
◎多頭市場是空頭不死,多頭不止!
◎指數到底,個股不一定見底。

空頭市場的反彈只要見巨量長黑就結束,甚至一日反轉,期貨操作上有一個好 處,在尾盤就可布局空單。個人在操作期貨上,就是順著趨勢去做,不要去管它的點數,

◎順著趨勢去作,不要管它的指數!

您在8000點空,在7500回補,7200點再空,因為趨勢未改變,我不管過去空頭市場的反彈只要見巨量長黑就結束,甚至一日反轉,期貨操作上有一個好點數為何?只問自己今天怎麼做?在期貨操作上應摒除股票操作觀念,因為期貨有時間性,短線操作上應專心作期貨,除了做避險或套利,否則在同一市場操作兩種商品,會產生矛盾。在參考指標上以30分、60分KD來操作相當好用,從近期來看,只要高檔交叉去空都能大賺。

◎不管昨日盤勢如何,只管今日的操作,因為盤勢瞬息萬變!

這次跌破前波低點反彈,我認為反彈幅度若未達1/3約到7000點,空頭趨勢仍未改變,反彈只是修正而已。但是短底有逐漸形成的現象,不過反彈的幅度有多大?仍需觀察。因為趨勢及信心, 不是一天、兩天能扭轉,所以順著趨勢去做是最好的策略。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經驗與大家分享!


問題與討論:

1.週五(10/13)政府釋放那麼大的利多,美高科技股漲幅又相當大,為什麼您在週一開盤馬上空出45口,所判斷的依據是什麼?

答:依我看法是週五台股開盤開的相當低,收盤卻收相當高,且期貨的正價差相當大,表示說可能市場有人得到消息已經下一些多單,

◎基差-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的差。
◎ 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通常為負值)
◎ 正價差=期貨價格>現貨價格
◎ 逆價差=期貨價格<現貨價格

但問題點,有這樣大的利多開盤前的買賣委託比卻只有約3:1,不像以前調降金融營業稅時買賣比在15:1左右,而昨日(10/16)開盤前委買賣比只有3:1~4:1,金融期貨較大約為10:1,我認為不夠,而且金融股開盤確沒有全面漲停,加上彰銀一開盤沒多久成交量就上萬張,委買張數剩不到一萬張,表示可能之前得到消息在出脫加上作短線的相當多,不久一銀也打開,連帶華銀漲停委買迅速消化,市場信心開始動搖,電子股也翻黑,演變成殺盤,期貨上尤其明顯,很多人股票或期貨斷不掉,就到摩根台指去作空,因為大家以為是利多,沒想到當天買進的都可能被斷頭,因為期貨收盤是跌停板,一般來講,隔日仍會繼續重挫,所以,我在今日(10/17)開低後,先獲利了結,因為今日委買賣比相當大,可能形成短底,所以我也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yang36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